长安大学赴西安交通大学探寻西迁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0年7月13日至18日为期六天的长安大学“寻西迁精神,承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队员在实践中学习了历史,丰富了精神,锤炼了意志,收获颇丰。   7月13日下午13时,指导老师常明丰带领队员到达西交

2020年7月13日至18日为期六天的长安大学“寻西迁精神,承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队员在实践中学习了历史,丰富了精神,锤炼了意志,收获颇丰。

 

7月13日下午13时,指导老师常明丰带领队员到达西交。进入西迁博物馆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西迁博物馆,并探寻西迁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大学主体从上海迁往西安,西迁人们胸怀大局,携老扶幼、义无反顾地踏上开往西北的列车,“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实践队成员在博物馆门前合影           实践队队员参加西迁博物馆中保存的铣床

 

 

讲解员给实践队讲解创新港战略布局     实践队学习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们的荣誉

 

14日上午9时,实践队在西交校园进行社会调研工作,对师生关于西迁精神的认知程度、个人理解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初步的调研。通过调研活动,实践队队员领悟到,“西迁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关于奉献精神的阐释,更重要的是我们当代大学要将这种“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内涵的精神财富,融入自己的生命当中。

 

 

实践队员做调研时记录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在西安交通大学合影

 

调研结束队员返回学校,下午14时一同观看了《西迁  西迁》音乐剧,感受着其中一字一句间所蕴含的老一辈敢于为中国西北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精神,并探讨了如今大学生要怎样学习以及如何将西迁精神具体到个人成长成才中,从而如何使西迁精神源远流长,尽显其中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起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浇筑出全体中华儿女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根本价值取向。

 

 

 

实践队观看并讨论音乐剧的过程

 

7月15日早10点,实践队来到了陈永楠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采访。陈老师说到:“在学生时代更多的是感染,当教师之后更多的是感受。”正是当年作为学生时,老教授们关于西迁精神的思想与理念的传输,才会使他们后来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以此为思考切入,获得鼓励从而克服科研、学术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困境。在访谈中,陈老师又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工匠精神”。在他看来,西迁精神带给当代学生在克服困难、突破瓶颈等多方面影响时,其本身就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陈老师给实践队队员和长大学子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正确地领悟精神,密切关注国家的大事;二是融入西迁精神,要多去思考,从细节出发;三是谨记西迁精神给我们的启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践队都感触颇深,决心以国家与集体奉献为荣,扎实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

 

 

队员与陈永楠老师合影       实践队队员采访老师中

 

随后,实践队前往西交采访《西迁  西迁》音乐剧的主演叶宇皓。原创音乐剧《西迁  西迁》是以交通大学罗友慕教授家族四代人西迁六十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线,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地演绎出了一个家族六十年的情感、思想升华的心路历程,艺术地再现了西迁之路。主演与实践队队员分享了音乐剧筹备和演出的过程,也多次提到了西迁精神对交大人而言,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相反在生活学习许多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交流结束后,实践队队员现场观看了表演,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跌宕起伏的音乐剧,让实践队真切感受到了六十五年前老一辈西迁人对事业、理想的热爱,以及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采访结束后实践队员于西交大音乐教育中心楼下合影留念。

 

        

 

交流会与采访现场                实践队参观音乐剧排练基地

 

 

主演演唱音乐剧片段             实践队在音乐教育中心处合照

 

7月16日早10点,实践队前往长安大学小寨校区采访李尧老师。在交流过程中,李老师分享了西迁老教授周惠久院士的故事,周院士解决了从苏联进口材料贵且易损的问题,为国家降低了成本。他的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胰岛素等科研成果称为当时的五朵金花,这是交大材料学院的一段辉煌历史,现在依旧有很多老师专心研究,无私奉献,这些都体现着西迁精神。

 

在讲述完老教师的故事后,李老师讲到:西迁精神不只是体现在交大,虽然很多西北高校没有像交大西迁这样隆重的事,但都为了国家发展及高等教育付出了很多,交大的崇高理想值得他人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西迁精神是让我们把个人的需求,融入到整个国家集体的需求当中。最后,李老师希望每个人都要像螺丝钉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学习与工作,同时不忘初心。

 

7月16日下午14时,实践队队员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明远教学楼采访了虢婷老师。在虢老师的硕博时期,曾听过许多关于西迁精神的讲座,也了解到当时15位交大老教授给习总书记写的一封信。为了整个西部的教育发展,所有交大学子砥砺前行,也同时激励了学生们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做祖国需要的事情。现如今,交大搬到了创新港,大家提出来了一个新的口号,就是再次向西出发!这种对于西迁精神的传承,对交大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虢婷老师向实践队表示: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要将个人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投入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浪潮之中!

 

 

实践队员采访李尧老师              实践队员采访虢婷老师

 

7月17日早10点,实践队以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采访了即将成为西交研一新生的郑富康学长。学长表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此外,当实践队队员问到西迁精神对其本科阶段的影响时,郑学长回复:“交大西迁,令人感动。青年一代应积极响应号召,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无论苦与累,青春应奉献在值得的地方,这也是我支教时的最初想法。我的家乡,在祖国的西北地区各方面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也希望把我在天津学到的知识带到祖国的西北地区,播种下希望,并最后长成为一个个硕果。”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如今的交大,一如既往以“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为己任,拓宽国际视野与胸怀,承载着历史使命,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奋斗,打造“丝绸之路学术带”,打造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果毅力行,面向世界,奔向远方。”最后,学长也希望实践队员们也能够受到鼓舞,能够更好的为国家服务。

 

7月17日下午2点,实践队队员分别向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保1806(洞班)以及首都医科大学校学生会外联部进行了两次宣讲。两场宣讲的主题分别为“西迁精神的古往今来”和“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西迁精神”。实践队通过两场宣讲会使参会同学对“西迁精神”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也使其学习到了新时代西迁精神的重大意义,对其人生导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践队队员采访郑富康学长

 

 

对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进行宣讲       对首都医科大学学子进行宣讲

 

2019年,交大启动二次西迁,向西部科技创新港进军。7月18日早9时,长安大学实践队向西出发,前往创新港参观学习。实践队参观了主楼、图书馆、实验室等,并合影留念。下午在创新港内学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师生住宅区、运动场等公共设施,并与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一起用餐。在创新港的每一处地方,西迁精神均有所体现。

 

通过本次的参观学习,长安大学“寻西迁精神,承爱国主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全体队员了解了完整的西迁历程,学习到了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以及十六方针的精神。创新港是西迁精神的再延续,为西部发展与国家的建设贡献着力量。西迁西迁,向西而歌,一路芳华。

 

 

创新港主门                       创新港主楼前合影

 

 

参观创新港图书馆                  参观创新港研究所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