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村一年卖萝卜2600万元

原标题:萝卜村一年卖萝卜2600万元 冬至临近,萝卜基地又到了一年最热闹的时节。在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成片萝卜田地里点缀着农户忙碌的身影。他们将拔起的萝卜装入箩筐,扛在肩上向田边走来,身

原标题:萝卜村一年卖萝卜2600万元

冬至临近,萝卜基地又到了一年最热闹的时节。在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成片萝卜田地里点缀着农户忙碌的身影。他们将拔起的萝卜装入箩筐,扛在肩上向田边走来,身后立着的“谭儒萝卜基地”六个大字十分显眼。

“我家萝卜今年已经卖了3万多元,这几年靠种植萝卜盖起了新房。”说起萝卜产业,谭儒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崔德军心里美滋滋的,对眼下新一轮的收成充满期待。

开始于3年前的萝卜产业化之路,扭转了谭儒萝卜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让谭儒村走上脱贫奔康快车道。如今,谭儒村萝卜种植面积扩展至3600亩,去年全村种植萝卜总收入超过2600万元,带动92户贫困户214人全部脱贫,周边乡村群众也纷纷种植萝卜。

今年12月初,农业农村部遴选确定了第二批47家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入列其中,获得全国推广。

成立合作社 深挖萝卜产业潜力

沙琅江和黄岭河环绕谭儒村,在村南汇合,形成大面积半泥半沙的土壤,透气保水,非常适合种植萝卜。因此,谭儒产的萝卜以甜水、无辣味、入口即化而出名,种植萝卜、天然日晒加工萝卜干是谭儒人祖祖辈辈的传统。

“以前,谭儒村每个家庭都有萝卜小作坊,但没有品牌、没有市场,也没有销售渠道,属于叫好不叫座。”在谭儒村党支部书记朱雄伟看来,好吃与好卖并不能天然画上等号。

2017年,朱雄伟当选谭儒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深深感受到了乡亲们渴望发展的眼光,大家都穷怕了,但没有支柱产业,经济是起不来的。”朱雄伟说,“谭儒萝卜干名声在外,可村民仍找不到致富道路,大家经过讨论,决定成立合作社深挖萝卜产业的潜力。”

同一年,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把废弃的荒坡和自愿加入的农户的农田集中起来种植萝卜,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崔德军记得,合作社把全村5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编入其中,签订购销合同,让贫困户放心种植萝卜,还安排贫困户到基地劳动,每人每天薪酬100元。

“2017年年底,合作社第一批萝卜获得了丰收,产值80多万元,实现了纯利40多万元,合作社赚得了第一桶金。”朱雄伟回忆说,“赚到了钱,大家高兴得又叫又喊,更关键的是大家看到了希望。”

2018年,谭儒村又通过土地流转,将贫困户的土地以资源变资产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按比例给予分红。此举盘活了丢荒土地,村民变成工人、股民。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纷纷都种上了萝卜,谭儒萝卜的规模产量一下子上来了,萝卜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去年,萝卜种植面积已达3600亩。

“只要家中种植萝卜,合作社都可与之签订购销协议,实行保价回收。”崔德军说,自己除了拿到合作社分红,还有劳动所得的工资。拿到钱后,他凭借勤劳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

去年,谭儒村贫困人口分红23.57万元,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提升价格空间 引入大企业开发产品

形成规模后,合作社积极引进食品加工企业茂德公集团,开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由茂德公集团开发了新产品“茂德公萝卜丁”“茂德公萝卜小菜”。“连萝卜叶子也利用,发挥到淋漓尽致。”朱雄伟说,“由于大公司的介入,谭儒萝卜干原产品价格空间提升了30%以上,真正让群众增产增收。”

2018年8月,合作社建立起自己的加工厂,注册“谭儒萝卜干”商标,并把产业链延伸到萝卜条、萝卜丝、萝卜片等,丰富产品类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萝卜干批发零售一条街,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如今,谭儒萝卜干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产业收益稳步提高。去年10月,华南农业大学还授予谭儒村“振兴乡村工作站”牌匾,将在萝卜基地进行育种、品种优化和制定建立萝卜产业标准化规程。谭儒村将实现“合作社+公司+农科院校+基地+农户”五位一体的运作模式,托起乡村振兴梦。

今年,谭儒村又推出新举措。“我们给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一亩地考核种萝卜,过程中对他们种植技术提供指导,最终检验他们的成果。如果技术考核过关,合作社就和他签订协议,划出土地让他种,以此达到长效脱贫的效果。”朱雄伟说。

在谭儒村,每块这样的考核田都立着一个牌子,上面清晰写着责任人姓名以及脱贫致富鼓励语。(记者 刘栋铭)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